污染治理投资增加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,环境保护事业逐步发展壮大。其中,超滤装置环保设备,关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逐年增加,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也稳步提高。上世纪80年代初期,全国环保治理投资每年为25至30亿元,约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(GDP)的0.51%;到80年代末期,投资总额**过100亿元,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0.60%左右;'九五'期末,投资总额达到1010.3亿元,可移动式VOC废气处理器,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1.02%,突破1%;'十五'期末,投资总额达到2388亿元,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1.30%;2007年,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3387亿元,是1981年25亿元的135倍;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.36%。1992至2007年间,中国经济总量扩大了3.3倍,但工业废水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仅增长5%和62%,化学需氧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分别降低了31%和54%。2007年,光解催化氧化废气处理设备,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6年分别下降3.14%和4.66%,废气处理,污染减排出现'拐点',实现双下降;2008年全国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1149万吨/日,新增燃煤脱硫机组装机容量9712万千瓦,关停小火电1669万千瓦,化学需氧量、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分别减少4.42%和5.95%。
造成水体污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:向水体排放未经妥善处理的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;施用化肥、农药及城市地面的污染物被水冲刷而进入水体;随大气扩散的有毒物质通过重力沉降或降水过程而进入水体等。
污染水体的物质成分较为复杂,概括起来主要包括:无机无毒物、无机有毒物、**无毒物、**有毒物、石油类污染物、病原微生物、寄生虫、放射性污染物、热污染等。